听着洞外的大呼小叫,再看看使唤丫头那热切的眼神,古兰觉出蹊跷来了。
心想这是闹的哪一出啊,怎么还就消停不下来了呢。
不为使唤丫头那眼神,也得为自己的蹊跷着想呀。
便怀着看个稀罕的想法,走到了洞口小萨的身边。
真是不看不知道,一看吓一跳。
哇,这场面真是太火爆、太震撼、太拉风了。
这帽岩洞的外面是修了一条简易公路的。
这条简易公路是周边几个寨子的村民,自发地组织修建的。
说是自发地修建,那也是相对公家修的那些柏油路来说的。
但是,人无头不走,鸟无头不飞啊。
再自发也得有人挑头,有人组织啊。
所以,在菩萨的门前,渐渐香火繁盛,人烟繁茂之后。
为了方便菩萨出行,访查民间疾苦。
也为了方便善男信女们前来向菩萨汇报请示工作和思想情况。
关老他们,尤其是柴族,就特别热心的率领大家修了这条路。
这条路是从集贸市场那边接过来的。
集贸市场那边是通了公路的。也是通了公共汽车的。
那条路是和村村通连在一起的,是在公家那里上了户口的。
所以就修的很标准、很宽敞。
修的就像柴族说古兰那首长那样的很大样。
离集贸市场再远一点的远处,原来就是通了公路的。
那条路就是和山里人家门前的那条路连在一起的。
那时这里还没有这个集贸市场,那条路就不愿舍近求远,从那远处就穿了过去了。
后来菩萨来了,还带来了一个集贸市场。
为了方便城乡物资交流,方便城乡民众生产生活。
那条路就又拐了个弯,把个集贸市场系在腰间了。
所以从集贸市场那边,又节外生枝般的发出来的这条简易公路,并不长,也并不难修。
只是这公路身份不行。
它是在公家那里别说上户口了,是连个名也注不上的。
充其量也就是个民营的‘小产权’。
所以就先天不足,又营养不良,显得薄弱了一点。
虽然薄弱了一点,但是还是很得信众们的宠爱的。
毕竟这条路是连着信众们和菩萨的心的。
所以大家修的就心甘情愿,修的是群情振奋,修的是热血沸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