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卖菜的就不一样了,无论什么季节,总是有好菜上市的。”
“他就可以挑着捡着的买,那个合适买哪个。是不愁货源的。”
“然后,他又可以随行就市的卖,怎么合适怎么卖。”
“好卖就多进一点,卖贵一点。不好卖就少进一点,卖便宜点。”
“这样的好处是,他永远不会有烂在手里的时候“
”风险都在两头,在生产者和消费者那里,他占着中间这个流通环节,就是个稳赚。”
阿娟讲完了这个种菜的不如卖菜的,看着古兰笑。
“是这么个道理。”
古兰听了很以为然。
“那又怎么样呢,这和齐融有什么关系呢?”
古兰就纳闷了,这就是个风马牛啊。阿娟你费这个唇舌干什么呢?
“姐,齐融是卖楼的呀。”
“时下好多地产商都被卖不出去的楼盘,把资金压死,把自己压的喘不过气来。”
“齐融呢,好日子就来了,就成了这些愁着楼盘卖不出去的地产大鳄中的那条鲶鱼。”
”他走到哪里就把那一片水激活,它也就成了不景气的楼市上的宠儿。”
“而且,楼市越不景气,他可利用的资源就越多,它的利润空间就越大。”
“他又不受土地、建材、贷款等等所累,整个一个轻骑兵、游击队,轻装上阵追逐着利润跑。”
“哪里赚钱多往哪里去,谁的楼盘好买谁的,谁给的优惠多和谁做亲家。”
“这就是一个时代病,做导弹的不如买茶叶蛋的,拿手术刀的不如捏水果刀的。”
“所以说,盖楼的不如卖楼的。姐,这就是齐融的高明之处。”
阿娟一口气给古兰讲了这么多,竟然像个备好了课的老师一样,那么自然而然。
古兰感觉,别说士别三日了,阿娟半日就当刮目相看了。
阿娟把卖菜的和卖楼的的这本不相及的两者一联系起来,古兰一听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,也明白了阿娟的用意。
再看那张图表上的数字时,不知怎的就觉得很亲切了,竟像是和自己有关、有了联系似的。
不知不觉,阿娟陪着古兰就把这大厅里的图片看完了。
回头再看那财富之门,这背面却是外圆内方的。
这摸样古兰是熟悉的,就是个古老的铜钱啊。
这创意在这里真是恰如其分,不得不说匠心独运了。